文章最后部分讓我們來關注一下兩車在座椅以及乘坐空間方面的表現,首先來說說逸動,相對來說逸動座椅皮質包裹的用料細膩程度要優于C50,中間部分為打孔設計可以保證良好的通風性,而乘坐感受上則以舒適性為主要訴求,另外通過實際體驗不得不說逸動座椅高度調節的扳手并不順手,調節阻尼設定的過大使用起來較為費力,希望這只是個別現象。
乘坐空間上我們采用相同體驗者在前排調節成標準坐姿后到后排進行體驗,對于逸動來說結果還算不錯,身高175cm的體驗者膝部空間還可以保持兩拳左右,可以說是非常寬裕,而頭部的三指空間也算是中規中矩。
相對于逸動座椅的柔軟舒適,C50的座椅乘坐感受則明顯要平均一些,雖然在包裹材質上不如逸動來的細膩,但座椅的承托性與側向支撐性要明顯有所加強,而這樣的設定也使得長途乘坐不容易產生疲勞。
雖然C50軸距比逸動有些許優勢,但是這并沒有將幫助C50獲得更大車內空間,通過實際體驗在后排膝部空間上C50的表現基本等同于逸動,而由于車頂弧度的問題,后排乘客的頭部空間略顯局促,身高175cm的體驗者空間已僅有一指左右。
兩車后備箱空間其實沒有太大的對比必要,整體容積差別不大,后排座椅的功能也沒有太大區別,不過在操作以及細節處理上我們卻找到了一些差別值得一說,首先在操作的便利性上,雖然兩車在外部都沒有設置后備箱開啟裝置,但是相比之下還是C50讓人更滿意一些,好在遙控鑰匙可以開啟,但逸動車主就沒那么走運了,因為他們只能通過車內的一個開關來完成,使用起來略顯不便。
同樣在后備箱的細節工藝上,C50顯得比逸動還是要厚道一些,通過下面的圖片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吧,支撐桿與電線保護罩確實讓C50的后備箱工藝看起來更工整。
文章總結:首先我們要為自主品牌在近年來汽車制造工藝上的明顯進步而感到欣喜,因為不論是長安逸動還是長城C50都是現階段最為優秀的自主品牌車型,雖然通過對比我們還是能夠發現它們的不完美之處,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于它們的喜愛程度,然而擺在消費者面前的選擇也是十分艱難的,如果你是一位對于外觀有要求,內飾很挑剔的買家逸動顯然更加適合,而如果你更加追求出色的駕駛感受與操控性,那么C50是不二的選擇,很顯然在這個價位之中,“文武”依舊很難兼而得之。
11月21日廣州車展現場,上汽奧迪E5 Sportback欽定性能quattro型正式上市,這款融入品牌代言人鄭欽文冠軍精神的特別版車型,限時售價27.99萬元。
上汽大眾這款旗艦產品即將在2026年推出,屆時,新車還將把ID. ERA概念車上的眾多前瞻科技變為現實。這款“德系滿級旗艦SUV”集五大旗艦級亮點于一身:斷代領先的德系增程動力,成就旗艦性能;卓越的智能座艙體驗,詮釋旗艦私享;前沿的駕駛輔助系統,賦予旗艦從容。越級的車身尺寸與氣場,奠定旗艦風范;可靠的德系工藝品質,鑄就旗艦安全。
尺寸升級是純電卡宴的最大亮點之一。新車軸距達到3023毫米,相比燃油版增加的近13厘米全部轉化為后排腿部空間,配合電動可調后座系統,徹底改變了運動型SUV后排局促的痛點。車身長寬高為4985/1980/1674毫米,儲物能力同樣亮眼,781-1588升后備箱容積搭配90升前行李箱,再加上3.5噸牽引能力,兼顧日常通勤與長途出行需求。
紅旗挺受關注的HS6 PHEV終于公布價格了,預售剛開始的優惠價是17.88萬起,一共出了145智混版、240智混版和220四驅智混版3個配置。按照行業慣例,新車上市指導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紅旗HS6 PHEV也有望延續這樣的定價策略。
純電N7火了之后,東風日產趁熱打鐵,出了小一號而且是插混動力的N6。雖然廠家將其宣傳為“插混版N7”,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差別還挺大的。